四方电气SUNFAR步科Kinco霍尼韦尔Honeywell天正电气TENGEN重庆川仪CHONGQING CHUANYI易驱EASYDRIVE上银HIWIN力士乐Rexroth莱纳林德LEINE LINDE

中国伺服市场发展趋势

2015/7/29 8:50:53              

2014年10月,中国与德国开始开展“工业4.0”合作,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工业化相结合的改造升级。伺服产品作为智能制造、工业化自动化实现的关键产品,关注度日益提高。中国伺服市场未来如何发展,可从产品性能、功率细分、下游行业、厂商格局四方面来看。

产品性能:2014年,通用型伺服占据市场主流。随着系统网络化、信息化的要求逐步提高,网络型伺服将迎来一定市场机遇。同时,通用伺服的小型化、专用化趋势更加明显。

细分功率:中小功率的伺服应用未来保持稳定增长。小功率(<=0.4KW)伺服系统,主要用在纺织行业绣花机,医疗设备,电子设备制造中的绕线机、插件机及其辅助设备上。由于消费电子需求上涨,2014年该功率段产品市场份额同比上涨0.1个百分点。中小功率(0.4-2KW)伺服系统,广泛用于机床工具、电子制造设备、纺织机械、包装机械、食品机械等行业,是各类机械设备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功率段。2014年受数控机床行业和消费电子需求上涨的影响,该功率段同比上涨0.6个百分点。中大功率(2-7.5KW)伺服系统,广泛用于机床工具、印刷机械、包装机械、橡胶机械等行业的中型设备上。2014年该功率段伺服市场份额同比持平。大功率(>= 7.5 KW)伺服系统,主要用于大型机床、节能型注塑机、风电和大型试验设备上。大型机床设备需求持续低迷,该功率段产品市场份额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下游行业:电子制造设备、包装机械、医疗机械、食品机械等行业未来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必将会为伺服系统带来需求增长。锂电池设备、消费电子设备、木工设备、机器人配套设备、方便食品包装设备、软饮包装设备、快递包装设备等行业伺服应用未来看好。

厂商格局:中端伺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欧美品牌不断尝试推出中端产品,试图和日系品牌竞争中端市场份额。日系品牌不断推出适用于中端市场的半定制化产品,拓展中端市场深度。本土伺服企业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低价竞争,行业基础薄弱等因素,2014年举步维艰,本土伺服企业逐步由单纯产品制造商向上下游产品线及解决方案方向拓展。

标签:伺服系统
  • 喜欢 ( 0 )
  • 不喜欢 ( 0 )

网友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您好 ,喜欢这篇文章吗?  

您还未登录,登录后才可发表评论,请立即登录注册

站点地图| 会员服务| 关于网站| 招聘信息|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邮箱:1010196856@qq.com 客服热线:0571-88802870(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至17:30)
Copyright@2014-2016 www.epi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杭州锐联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备13025252号-2   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 浙公网安备33010502003191号

微信扫一扫


技术咨询